名家作品聚香江 翰墨書香見濃情

  • 來源:香港文彙報
  • 2017-12-06

賓主一同為「首屆香港青少年書法大獎賽暨翰墨香江──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中國書法·美術名家作品展」主持剪綵儀式。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

楊健姜在忠陳建文等主禮 逾400各界名人共襄盛會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摯)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與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共同主辦的「首屆香港青少年書法大獎賽暨翰墨香江--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中國書法‧美術名家作品展」,12月4日假九龍塘創新中心開幕,展出約400幅作品,包括「首屆香港青少年書法大獎賽」獲獎學生作品約100幅,以及兩岸四地160多位書畫名家約300幅作品,展期至7日(周四)。開幕典禮嘉賓雲集,中聯辦副主任楊健、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書記處書記陳建文等共同主禮,400多位政商翹楚、各界名人共襄盛會。

姜在忠在開幕式致辭指,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加強香港和內地的文化交流,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首次在港舉行「香港青少年書法大獎賽」,鼓勵同學們寫好中國書法,傳承好中國文化,提升個人文化修養。

是次活動,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為聯合主辦機構,大河貞寶文創產業有限公司給予大力贊助。

「首屆香港青少年書法大獎賽」得到本港近160所中小學校積極響應,參賽學生超過1,500人。姜在忠讚揚參賽學校非常認真,有學校先在校內進行初選;有老師認真指導學生,圍繞回歸20周年選取書法內容;有學生更把自己對香港回歸祖國的喜悅心情,用詩詞形式表達出來。他舉例指,獲特等獎的中華基金中學學生陳思慧,她寫下「祖國山河永綿延,香港回歸二十年;繼往開來作育賢,兩地人民皆樂見」,無論是內容還是書寫水平都得到評委一致稱讚。

姜在忠:層次之高 歷年罕見

姜在忠續指,本次「翰墨香江--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中國書法.美術名家作品展」,層次之高、參展名家之多,也是香港歷年所罕見,共邀請到內地近20個省、市、自治區,以及香港、澳門、台灣160多位名家參展,作品約300幅。

這些書法家的作品,有的雅逸高華,意境深邃;有的大氣磅礡,動人心魄。「相信各位書畫愛好者會在翰墨書香裡流連忘返 ,享受這難得的視覺盛宴。」

陳建文表示,今年適逢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20年來,香港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與祖國攜手共進,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成績,保持了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20年來,香港藝術家以強烈的責任擔當,秉承愛國愛港、崇德尚藝的優良傳統,發憤圖強、潛心創作,為推動香港文藝發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奉獻心血、智慧。

陳建文:作品見藝術家愛國情

他也指,「首屆香港青少年書法大獎賽」,覆蓋面廣、參與人數多,學生報名踴躍,作品質量均有不俗表現,充分表現了香港青少年對中華文化藝術的美好追求。「翰墨香江--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中國書法.美術名家作品展」,展出作品則展現了藝術家對祖國深深的愛,對中華文化濃濃的情,充分展現了當代中國藝術家良好的精神風貌。

言恭達:十九大增藝術精神力量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言恭達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十九大報告,為廣大藝術家進一步增強了文化自信,也增添了為時代創作藝術經典的精神力量,本次書畫名家作品展示,既是對香港回歸20周年豐碩成果的點讚、描繪,也是對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傳播,更是廣大書畫藝術家在當代藝術生活、審美的表現與彰顯。

現場舉行書法筆會,約百名中小學生在50餘位書畫名家的悉心指導下,即席揮毫,寫下「同心創前路 掌握新機遇」書法作品,表達對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的喜悅心情,共同推動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發揚及傳承。

【評委點睇】參賽作品水平高 「三公」原則評優勝

「首屆香港青少年書法大獎賽暨翰墨香江──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中國書法·美術名家作品展」開幕式,逾400名嘉賓歡聚一堂。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

今屆大獎賽參與人數眾多,作品之多,水平之高,要在芸芸作品中選出優勝者,對評委們是一項相當大的挑戰。說到評選工作,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指,在評審過程中,評委們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對所有入圍作品進行認真評選。

姜在忠:獲獎者實至名歸

姜在忠說:「本次參賽學生水平普遍較高,有的作品評委們也難以取捨,需要共同討論才定下名次,所以獲獎者是實至名歸。」

他又感謝中國書協香港分會主席施子清不辭辛勞,親自到深圳與內地書法家一起評審學生作品。

施子清:助社會識中國書畫

評委之一的施子清表示,今屆大獎賽參與人數眾多,足見香港青少年對書法的熱情。他指,年輕人從小培養學習書法習慣,將對自身修養、身心發展有很大幫助。他認為,整個展覽活動十分有意義,作品豐富多彩,規模大、水平高,增加了社會大眾對中國書畫藝術的認識,希望日後能舉辦更多類似的活動,為社會注入更多彩的文化藝術氣息。

余國春:證書法後繼有人

主禮嘉賓、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會長余國春表示,傳統書畫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根,是民族文化的魂,文化的傳承十分重要,對民族文化發展、民族復興起着重要的推動作用。

他表示,參展的作品都十分漂亮,充分展現藝術家深厚的文化造詣,其中,獲獎學生作品更展示了年輕人的文藝風采,足以說明傳統書法藝術定將後繼有人,為傳承中華文化貢獻新的力量。

楊孫西:助青年大腦成長

主禮嘉賓、香江集團董事長楊孫西表示,活動有助推動青少年參與學習傳統書法藝術,進一步認識中國傳統文化。他表示,中國文字歷經幾千年發展,凝聚了祖先的智慧,書法藝術作為中國文字的藝術載體,內涵豐富,學習書法除了有助青少年更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更對大腦發育成長有很大幫助,希望傳統書畫藝術能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在歷史的革新中不斷發揚光大。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摯

憂簽名醜勤練字 「狀元」學習見趣味

陳思慧(右)從楊健手中接過全場唯一特等獎。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姬文風、謝佳怡)為提升香港青少年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培養他們的家國情懷,同時向社會弘揚民族精神,大會特別舉辦首屆香港青少年書法大獎賽,全港近160所中小學校、逾1,500名學生參與其中,反應熱烈。大會昨日舉行頒獎禮並展出相關作品,促進藝術交流。有獲獎學生分享指,寫書法不僅是學寫一手好字,更是修心養性、鍛煉專注力的一大法門,過程間更能對中國文化產生更深體會,獲益良多。

首屆香港青少年書法大獎賽共設特等獎1名,一等獎兩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10名及優異獎80名,另設中學組及小學組最踴躍參與學校獎各一名。

《回歸有感》道港歷史時刻

來自中華基金中學的中六生陳思慧,憑着題為《回歸有感》的自創作品,在逾千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全場唯一的特等獎。「祖國山河永綿延,香港回歸二十年;繼往開來作育賢,兩地人民皆樂見」,思慧介紹作品時讚頌國家河山錦繡、人才輩出,亦道出了本港回歸的重要歷史時刻,社會人民和諧相處。

陳思慧坦言當初對書法不感興趣,「但我愛畫水墨畫,而畫畫後必須落款」,為免因落款字體太醜毀了畫作,思慧決心要寫好書法。

豈料過程間漸見趣味,「就算是同一個字,寫法卻是千變萬化。」練字過程間更能修心養性,她笑言每次遇上煩心事情,寫書法都能令她冷靜下來。

思慧母親又透露,原來思慧本身是速度滑冰港隊成員,父母希望她能有一動一靜的興趣,這些年來看見女兒性格上的改變明顯,也有助她紓緩學習壓力。

文憑試考試在即,思慧坦言今年必須專注學業,未來會繼續學習書法,期望考入港大文學士課程,立志鑽研更多中國文化知識。

朗亨《蘭亭序》寫出一等獎

憑着《蘭亭序》在比賽榮獲一等獎的香港華仁書院中六生陳朗亨,獲書法導師鼓勵及推薦其參加書法比賽,對於獲獎很是驚訝。他從書寫過程中學會欣賞中國書法中的力感美態,同時練字時可培養耐心,陶冶性情。

來自喇沙書院的中四學生甄雋祺以小楷字體書寫的《蘭亭集序》獲二等獎,他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粉絲」,幾乎每日都會花一小時練習,練習「對象」包括目前中學課程的各篇範文,實踐興趣之餘同時幫助溫習,一舉兩得。

同樣獲得二等獎的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中一生盧樂行,其作品選了唐代詩人王昌齡的《出塞》。盧樂行喜歡行書及隸書,認為學習書法除了改善字體外,更能增加對詩詞古文的認識。盧媽媽亦認為這較符合兒子個性,學習中國文化也十分有益。

才華從小嶄露 百峻奪一等獎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謝佳怡、姬文風)所謂「學無前後,達者為先」,本屆比賽中有為數不少的小學生獲得佳績,不讓中學生們專美。其中來自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小學、年僅9歲的小四學生歐陽百峻(見圖),學習書法僅短短兩年已見成績,本屆比賽憑着作品《香港回歸》勇奪一等獎。百峻媽媽分享時指,兒子從小對中國文化及中國詩詞特別有興趣,感謝主辦方舉辦書法大賽,為一眾有志書法藝術的學生提供切磋交流平台,往後會繼續培養兒子的書法才華。

最愛《將進酒》 愛它易上口

歐陽百峻是本屆比賽中獲得最佳成績的小學生,「原本只希望他能學好硬筆字,但是導師卻發掘了兒子寫毛筆字的才能,所以一直讓他學習書法。」百峻媽媽見中國書法有助兒子靜下心來,於是大力鼓勵他繼續學習,而導師在教導書法技巧之餘,亦會讓學生認識作品的背景及當中的意思,過程間更讓百峻培養出對文學的興趣。

百峻分享在眾多中國詩詞中,特別喜歡唐代詩人李白的《將進酒》,愛它讀起來朗朗上口。

來自順德聯誼總會胡少渠紀念小學的小五生謝宇軒,憑父親創作詩句《祖國香港相輝映》獲三等獎。

他憶述初學書法時,學校要求學生一開始便學習臨帖,也就是把字帖放在一旁,邊看邊在紙上直接寫字,這樣學習難度雖然較高,但的確有助學好書法。

宇軒外公與母親亦有到來見證其獲獎,外公笑言難得外孫跟自己有相同興趣,話題也因此變多,看見其書法不斷進步更是感動,「也許很快,他就寫得比我還要好了。」

同樣獲三等獎的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五年級生王之望,得獎作品為《我是中國人》。

之望笑言最初只是應父親要求才學書法,但過程中了解到很多中國文化故事,興趣漸濃。

本身從事藝術專業的之望父親,對書法素有研究,期望兒子能傳承這門藝術,為此每日都會督促兒子練字,並給他訂下目標:「一年內練寫千字文」,期望他能從中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專科專教」書法 胡少渠「最踴躍」

順德聯誼總會胡少渠紀念小學榮獲最踴躍參與學校獎(小學組)。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國權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謝佳怡、姬文風)本屆比賽特設最踴躍參與學校獎,項目分中學及小學組頒發,最後分別由天水圍循道衛理中學及順德聯誼總會胡少渠紀念小學獲得,兩所學校合共有近200名學生參賽,最踴躍之名屬實至名歸。其中順德聯誼總會胡少渠紀念小學負責人強調,校方十分重視書法,規定所有一年級生都需學習,培養同學對中國文化的認識。

順德聯誼總會胡少渠紀念小學帶隊書記鄭小姐分享指,該校共有249名學生向學校遞交作品,最後校方選出149份呈交大會比賽。原來該校規定所有一年級生都需學習書法,為了精益求精,校方專門邀請校外的書法導師到校「專科專教」,讓學生能真正認識書法與中國文化的精髓。校方相信學習書法有助學生培養專注與紀律精神,學生升班後若對書法感興趣,校方亦設相應書法班予學生繼續報讀,繼續鑽研。

至於榮獲中學組最踴躍參與學校獎的天水圍循道衛理中學,本屆亦有逾30份作品參賽。

任教視藝科的蘇老師指該校過往較少參與書法比賽,是次志在參與,對獲獎感到驚喜。該校兩名中五學生麥宣恩及黃子芸均表示首次參與書法比賽,兩人笑言過程間深深體會到學寫書法的難度,其中麥宣恩表示寫書法十分考驗同學的耐性,「因一旦寫錯字,需要重新書寫。」

黃子芸則表示毛筆墨水難控制,容易化開,影響字形美觀。兩人表示若以後再有機會,會再次參加書法比賽。

【花絮】專家即場指導 學生收穫豐

言恭達(右二)及現場書法專家即席教授學生書法。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

為進一步在學界推廣書法藝術,大會於頒獎典禮後安排學生現場筆會環節,逾百名中小學生即席揮毫寫字,並獲現場一眾書法專家提點指正。有參與學生表示過往鮮有接觸書法,透過是次活動才發現書法原來涉及眾多細節,寫一手好字過程更要一絲不苟。

「同心創前路,掌握新機遇!」頒獎典禮後主辦方的工作人員隨即搬出桌子,備好紙筆墨讓學生依着上述兩句即席臨帖。

現場專家教授學生寫書法的每一個細節,由摺紙,持筆,以及於字型筆劃及結構都一一細心講解。

香島中學中三學生黃苑芝表示,自己首度參與大型書法活動,從參觀過程至親身體驗,讓她深深感到書法藝術的精妙。

是次大賽中獲優異獎的馬鞍山循道衛理小學小六生何曦,昨日亦有即席揮毫寫書法,其間並獲專家指點。何曦憶述導師教了他如何寫好「心」字的結構,並指正他書寫「機」字的筆順。從旁指導的中國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潘文海稱讚一眾學生表現良好。

他認為書法是中國傳統的核心文化,學生應從小學起,強調學習書法可以提升個人氣質及修養,期望同學能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香港文匯報記者 姬文風、謝佳怡

中國文聯訪大文報史館

歐陽曉晴(前右五)、陳建文(前左五)與藝術家代表團合照。

香港文匯報記者潘達文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繆健詩)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書記處書記陳建文等代表團成員一行,昨日上午到訪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受到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歐陽曉晴等熱情接待。

代表團一行參觀了集團內的《大公報》、《文匯報》報史館。歐陽曉晴親自講解,從兩報建報初始,至其間發生的重點事件、代表性報道,以及近年報刊改革都一一生動詳述,說明兩報在本地以至中國報業間的重要地位及重大貢獻。代表團成員聽得津津有味。

來訪嘉賓包括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何奇耶徒,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港澳台辦主任董占順,中國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潘文海,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美術藝術中心副主任李偉等。

名家訪談更多»
文匯藝術館更多»